专业建设

2022年06月24日 资料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总目标

遵从“力学笃行”的校训,秉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根据市场需求导向与工程认证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遵循强基础、重能力、产教融合的办学思路,培养适应新工科要求的应用开发与系统运维的应用型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精神,系统地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与技术支持能力,能够在IT行业、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软件开发工程师和应用系统运维工程师等工作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程序设计基础、计算科学数学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原理、编译原理、网络安全、离散数学。

就业前景:大数据、云计算是当前的热点,近几年本专业部分毕业生考取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硕士研究生,能够在中国移动通信、神州数码、金山网络等IT行业,国防科技大学银河技术服务部等科研机构,银行、税务、法院、铁路等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软件开发工程师和应用系统运维工程师等工作。

 

软件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精神,系统地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与技术支持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计算科学数学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设计模式、软件测试。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学生能在计算机、通信、银行、石化、海关、税务、铁路等软件工程相关应用领域从事软件工程技术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近年来本专业部分毕业生入职浙江天猫、腾讯科技、中科院、国家超级计算机中心。

 

物联网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基本电子、嵌入式、传感器、计算机网络等物联网关键应用技术的,具备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与软件开发、以及物联网应用系统构建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基本能力的,能在物联网工程相关应用领域,如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地质灾害监测、政府政务、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个人健康等,从事物联网相关的技术设计、开发、集成、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科学数学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原理、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物联网工程导论、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编译原理、操作系统原理、离散数学。

就业前景:国家当前在大力建设物联网应用平台,推进物联网在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生态环境、资源管理等服务领域的应用,市场潜力巨大。该专业毕业生能在物联网产业的感知、接入、网络、应用等相关企业从事不同层次的物联网应用开发工作,面向各物联网应用方向从事项目规划、信息采集、处理和终端控制等工作,就业领域广阔,前景良好。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数字媒体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求,能在传媒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进行数字技术应用及开发、制作、传播、运营或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图形学及应用、摄影技术与艺术、非线性编辑技术制作、数字媒体技术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移动互联网开发、虚拟现实技术、动画制作理论与实务、数字影像后期合成、后期渲染理论与技术、游戏策划与设计概论、游戏引擎原理及应用、游戏人工智能原理与实践。

就业前景:随着“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实施,社会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旺盛,毕业生可以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影视与媒体、艺术与文化传播、市场推广与会展、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教学与出版等行业,从事视频编辑、视频剪辑、后期制作、UI设计、3D设计、创意策划、新媒体运营、数字营销、售前管理等工作。

 

人工智能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能够运用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设计有效的工程技术解决方案并能开发应用,能够从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Python程序开发基础、并行计算、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运筹与优化、智能计算系统、自然语言处理。

就业前景:当前国家正积极鼓励和引导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由此引发巨量人才需求。相关岗位需求公司规模分布中,规模在2000人以上的大公司的相关人才需求占比28%,500人以上的公司占比高达42%,且整体呈现出公司越大薪酬越高的现象。本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有,(1)搜索方向:百度、谷歌、微软、yahoo等;(2)图像处理方向:威盛、松下、索尼、三星、西门子、GE、飞利浦等;(3)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方向:车牌识别、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人体跟踪监控等应用企业;(4)智能计算方向:阿里云、华为云、浪潮、探码、中科曙光、华胜天成、用友、金蝶、东软等。

专业综合改革

专业内涵建设不断加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新体系。以一流专业建设为引领,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思政建设成效明显

“引领跨越益创未来”AI长大智创课堂项目团队获评团中央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建成了以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安全课程为代表的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特色的多门专业课程。有省级思政课程6门,省级课程思政项目1项。

“双师型”教学团队已建成

专任教师大部分有企业研发工作背景、企业兼职或主持过大中型横向课题项目经历,其中潘怡教授主持过经费为463万的横向研究课题。双师型教师占比88.9%。

课程建设成效显著

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6门。

培养条件持续优化,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建设并获得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长沙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已建成湖南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创新平台。

校企、校地合作成效显著

获得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31项。学校为湖南省校地合作试点单位、湖南省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专业建设成效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软件工程专业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

湖南省“十二五”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

管理员信箱:gloriouslife_zn@live.v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长沙学院 版权所有 © 长沙学院_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数学学院